台课纲"文""白"之争 文言文比例维持不变

[复制链接]
查看: 10070|回复: 1

268

主题

199

回帖

120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5
发表于 2017-9-12 09: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10日召开“课审大会”审议2019年新课纲内容,其中备受关注的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比例问题终于尘埃落定,维持45%至55%不变。

图片来自网络

  台湾十二年新课纲将于2019年实施。在语文领域,台湾教育研究院课程研究发展会(课发会)研修小组经过两年的研究将文言比例订在45%至55%。然而,当课纲审议进入教育部门课程审议会程序后,高中分组却建议调降为以30%为上限,减少升学考试重点的“推荐选文”篇数。

  如此荒唐的建议在台湾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台湾教育界人士连续召开记者会,呼吁民众不要支持。

  台湾学者王德威等人近日发起“语文是我们的屋宇:呼吁谨慎审议课纲”联署,呼吁不要裂解限缩研修小组提出的草案,知名作家白先勇、诗人余光中等人也加入联署。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万人参与,创下文教议题联署人数新纪录。

  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台“课审大会”10日最终维持研修小组原案(45%至55%),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则不局限于四书。至于另一个争议的“推荐选文”部分,当天直至会议结束仍没有结论。 岛内舆论认为,虽然民进党当局意图通过割裂台湾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推动“文化台独”,但事实证明,“文化台独”在台湾是不得人心的。

  余光中表示,文言文非常重要,它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延续了祖先几千年来的思想和结晶,“如果把它抛掉不用,我们就会变成没有记忆的民族!”

  台湾作家黄智贤表示,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而经典对承载文明十分重要。当学生读不到千百年来最重要的经典,当下一代连范仲淹都无法读,甚至连韩愈的《师说》都被删除了,这是不可想象的心灵与智力的浩劫。

  岛内人士担忧的是,民进党当局为实现“去中国化”的政治目的,通过压缩中国历史课程等动作逐渐将中华文化和台湾文化进行切割,这种“文化台独”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牺牲下一代语文能力。

  台湾学者徐和谦表示,要增强两岸互信,增强两岸共同政治认同,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尤其两岸青年之间的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凝聚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