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分析:想知道你的聊天对象为何会突然消失吗?

[复制链接]
查看: 7407|回复: 0

6

主题

4

回帖

5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7
发表于 2019-2-11 11: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30日刊登题为《现代人为何总是神出“鬼”没?》的文章文章摘要如下:

“在吗?”

……

社交软件上的有些问话总是得不到回应。那些聊天对象是幽灵吗?还是他们在“装死”?

现代社会,人的交际范围在便捷的互联网和交通网中不断扩大,这种突然不回信息或者不接电话的场景也越来越常见。总有人莫名其妙从你的生活中消失。而如果对自己诚实一点,其实我们也曾突然切断一切联系,像鬼影一样从别人的圈子里离开。

这种行为在英文世界被称为“ghosting”,意为“玩失踪、人间蒸发”。《纽约时报》的智慧生活栏目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人们会玩失踪?如何让这件事翻篇?”

《倩女幽魂》剧照

Ghost更为人所熟知的意思是名词鬼魂、幽灵。中国经典灵异电影《倩女幽魂》的英文译名即为“A Chinese Ghost Story”——《一个中国鬼魂的故事》。另一部与ghost有关的电影《捉鬼敢死队》也鼎鼎有名,它曾荣获1985年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美国喜剧片,被誉为影史上最受欢迎、最好笑的喜剧之一。时隔三十年,这部电影又有了新的翻拍。

而作为动词的ghost,则相对鲜为人知。它可以表示“似幽灵般出没”,“替人代笔、捉刀”,以及我们今天所提到的“玩失踪”。最后这一用法于2016年被收入《牛津当代英语词典》,意为“突然毫无理由地退出所有交流,从而结束与某人的私人关系”。

“玩失踪”也有不同的级别。被《时代》杂志评为“2017年度人物”的心理学教授、恋爱专家温迪·沃尔什告诉我们,“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玩失踪’”:社交软件上的已读不回属于轻量级;你和一个人见了几次面,却极力回避属于中等程度;而第三波则是重量级的,当你进入一段性关系,却突然离开——这会让对方遭受沉痛打击。




为什么有人习惯于这种逃避型社交?《纽约时报》报道指出,ghosting和一个人的舒适程度以及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有很大关系。当身处一段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某段关系让那些抗压能力不强的人感到负累时,他们就会选择性“自闭”。

当你发现自己被ghost的时候,或许会自尊心受挫,或许会质疑自己,甚至对开启下一段亲密关系感到犹疑。如何走出这种情绪困境?重要的是记住:当你被ghost的时候,那更多是对方的问题,而不是你的。此外,冒险告诉别人你的真实感受也有好处,即使这不是他们想听的。

你被ghost过吗?你如何看待这种处理一段关系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