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而在这些“经”里最能引起共鸣的,可能就是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矛盾。由于两代人经历的社会背景以及双方在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上的差异,亲子间的许多方面都会产生距离。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年轻时,不理解父母,等自己为人父母了,开始反省自己年轻时的言行,又发现自己的孩子开始渐渐变得“叛逆”,像总也解不完的结。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大区别。 尤其是在教育问题上,孩子和成年人在很多事情上认知都是不同的。 很多家长都会问,为什么我对孩子这么好,ta却还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而且很多时候还很厌恶? 这就是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了。这样的沟通不畅,久而久之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家长做什么事,总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 但有些时候,家长的倾尽所有,对孩子来说反而是沉重的枷锁。 有人说,给孩子爱,也要给孩子尊严和自由;孩子感受不到的爱,就不是有效的爱;爱的目的,是让被爱的人感到幸福,而不是相反。 不恰当的关爱和教育,既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容易给孩子带来极其隐蔽的心理伤害。 那么在孩子看来,最不能接受的父母的行为是什么呢? 1,孩子不喜欢被父母用伤人的语言打击 聪明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鼓励和表扬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 如果父母不会表扬,只会用伤人的语言斥责、打击孩子,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2,孩子不喜欢父母总是吵架 日常生活中,夫妻吵架并不少见。 而有些父母习惯于表达分歧和冲突,却不会表达爱、理解和欣赏,让孩子常常感到惶恐无助。
父母吵架时,孩子是最无辜的。 3,孩子不喜欢父母总是唠叨 孩子不愿意和你聊天,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家长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太唠叨了,却没有耐心听孩子的意见。 只有家长学会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才会更乐意敞开心扉,和家长交流。 4,孩子不喜欢家长干涉、限制自己的自由 父母对孩子控制欲太强,总是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什么都帮孩子决定,从来不听孩子要什么。 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 不管父母安排得多么完美,孩子都会感觉不是在为自己而活。 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应该像是朋友一样,父母能够听取孩子的想法,不强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5,孩子不喜欢父母总是拿自己与别的孩子比较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天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ta成绩优秀,回回都能考第一;ta多才多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ta乖巧懂事,从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 大多数父母总是希望拿着孩子跟别人比,希望通过“刺激”孩子达到鼓励的目的,其实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6,孩子不喜欢父母不守信用 父母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否则真的会很伤孩子的心。 孩子从小被父母教育:“做人要诚实、守信用、不能骗人”。 但父母却总是习惯性的出尔反尔,又怎么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呢? 7,孩子不喜欢父母爱面子胜过爱自己 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一件事情,他们对孩子的高要求更多是为了让自己在外面更有面子。 但其实孩子不是父母的事业,也不是父母填补遗憾和践行梦想的工具。 家长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用真心陪伴孩子成长。 8,孩子不喜欢父母不尊重自己的隐私 有些父母为了更了解孩子,偷看孩子的手机、日记等等。 但父母用这种错误的方法了解孩子,反而使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 亲子关系也渐行渐远,与父母的初衷适得其反。 祝福每个家庭都能有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可以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