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清晨的阳光洒在恒达世纪新城小区内,78岁的周奶奶拄着拐杖走进新安装的电梯,打算去附近菜场买菜。“以前爬三楼要歇两回,现在乘电梯出门遛弯,每天能多绕小区两圈。”如今,恒达世纪新城4部新装电梯已投入使用,另外1部正在调试。老人脸上的笑容,正是我区民生实事项目带给群众的真实幸福感。 今年以来,我区推进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85项,已开工72项、竣工30项,完成投资6.3亿元,一件件惠民举措正化作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到老旧小区改造换新颜,城市新貌出新的同时也获得群众越来越多的认可。“我们小区建了四五十年了,很多设施都老化了,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将我们小区列入改造范围,这两天正在对楼幢进行整体出新,还新增了不少停车位,大家都很高兴,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飞轮厂宿舍片区居民王阿姨说道。今年我区实施城区金都贸易城、飞轮厂宿舍片区、北解困房、汇贤居片区、五中宿舍、人行宿舍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涉及37栋楼、1038户,改造面积15万平方米,实施内外墙出新、屋面翻新、弱电序化、环境提升等方面的整治改造。目前已完成68%工程量,预计9月底全面完成。 7月15日,康平路小学公益暑托班里,南京师范大学大二学生李悦正以志愿者的身份带着20多个孩子做手工。“我爸妈开网约车,暑假只有奶奶管我,在这里既能写作业,还能学画画。”10岁的王梓轩举着刚完成的折纸作品说;“这副眼镜背后,藏着方强烈士舍生忘死的革命信念……”在新丰镇公益暑托班的教室里,方强小学教师孙耀琪正以“方强烈士的眼镜”为切入点,向孩子们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孩子们专注聆听,稚嫩的脸庞上满是崇敬。今年,全区设立的16个公益暑托班已全部开班,45名大学生与120余名教师志愿者,为450名留守儿童、新业态从业者子女筑起“快乐驿站”,红色宣讲课上的朗朗童声与手工实践里的惊叹欢呼,成了夏日里最动听的旋律。 在南翔路开发区急救站内,急救人员正将停放的救护车消毒完毕。作为全区“一站六点”院前急救圈的重要一环,这里环境明亮,设置办公室、值班室、淋浴卫生间救护车专用车位等,急救点辐射范围覆盖刘庄镇、西团镇、大中街道以及大丰经济开发区,以24小时值班值守和联动其他站点,让周边群众享受到“黄金时间”内的紧急救治。调度室内不断跳动的数字,记录着生命通道的畅通无阻。我区实施院前急救站(点)建设项目,设立院前急救医疗站总站、草堰急救分站、三龙镇急救分站、万盈镇急救分站、人民医院急救分站、港区急救分站、开发区急救分站“一站六点”大丰区院前急救医疗圈。 从加装电梯的“一键直达”,到暑托班里的欢声笑语,再到急救站的“生命时速”,我区以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用责任导向狠抓落实,随着更多民生项目的落地,一幅更温暖、更宜居的幸福画卷,正在卯酉大地上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