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持续亏损 对手背靠金山 上市也救不了美团?

[复制链接]
查看: 3987|回复: 0

46

主题

3

回帖

34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49
发表于 2018-9-26 09: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来自CNSPHOTO
从2010年创立美团到2018年完成上市,美团点评经历多个风口亦屡屡对战强敌。9月20日,美团点评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72.9港元,较69港元的发行价上涨5.7%,收盘时每股72.65港元,市值3989.40亿港元,已经超过京东。
美团点评联合创始人兼CEO王兴指出,美团点评走出了自己独有的且不可复制的一条路。不过业内人士也清楚,美团点评在各个边界的战争未曾结束。
IPO盛宴背后藏隐忧
公开资料显示,美团创立以来,历经8轮融资,总额近85亿美元(550亿元),如果加上点评与摩拜并入美团之前各自的融资,总额超900亿元。按照招股书披露,上市后,王兴持股11.4386%,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穆荣均持股2.5141%,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持股0.7264%,腾讯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0.1363%,红杉中国持股11.4368%,其他投资者持股53.7478%
这意味着,王兴身家将达到大约401亿元。业内人士指出,美团点评上市将为其早期投资方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其中早期的投资人红杉资本和美团点评的第一大股东腾讯都分享了这场资本盛宴。
不可否认,从最初做团购网站起家,美团点评不断通过收购等方式扩大边界。据了解,美团点评的收入主要来自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新业务及其他三个部分。截至2018年前4个月,各项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1.2%、27.5%、11.3%。其中,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作为美团点评最重要的两大核心业务板块,业务发展稳定,且经营情况不断优化。
不过,不断扩张边界的美团点评迄今为止仍持续亏损。根据美团点评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前四个月,美团点评实现营业收入158.24亿元;亏损净额为227.95亿元,在排除优先股的特殊会计处理后,美团点评经调整亏损净额为20.20亿元,主要系收购摩拜和开展新业务所致。
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数千亿市值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不算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团点评如今已踏入资本市场,但仍持续亏损,苦于寻求盈利模式。与2017年全年28.53亿元的亏损相比,2018年的亏损更显扩大趋势。
另一个尴尬的数据是,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17全年的41.6%,急速下降至2018前4月的25.5%。在截至2018年4月30日的四个月里,美团点评158.24亿元的收入中,纵使餐饮外卖业务占比达61.2%,但贡献了绝大部分毛利的却是到店、酒店及旅行业务。
截至2018年4月30日止四个月,美团点评毛利共计40.37亿元,其中到店、酒店及旅行业务以88%的毛利率贡献了38.29亿元。
此外,虽然美团点评一直强调餐饮外卖业务已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仍面临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
有数据显示,美团点评的销售成本由2016年的70亿元增加208.1%至2017年的217亿元,主要由于餐饮外卖业务的收入强劲增长,销售成本随之由2016年的57亿元增加238.8%至2017年的193亿元。
餐饮外卖的销售成本大部分来自餐饮外卖骑手成本,截至2018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占该分部销售成本总额的93%。随着外卖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骑手成本同样会随之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美团外卖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这对于刚刚上市的美团点评来说并不是好信号。
据报道,有媒体记者在网上发现,有不少外卖代办业务,根本用不着营业执照和食品安全许可,更不需要有实体店,只要花钱就能轻松上线美团的情况。再联想此前多次爆出的车库外卖店、民居外卖店等情况,让人不禁担忧外卖的食品安全问题。
对此,美团外卖回应称,此次黑外卖是由于审核不严导致的,未来将继续加强审核,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实际上,早在这次事件被曝光之前,美团外卖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外卖平台与网站宣传不符,借用执照、一店多开等等。
博弈仍激烈
不可否认,成功上市是王兴在下半场打进的一球,但真正的厮杀或许才刚刚开始。当王兴带领一众高管在北京、上海、香港和纽约展开融资战役之时,阿里的阻击已经在暗潮涌动中步步紧逼。
今年8月23日,美团点评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当天,阿里巴巴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宣布,将整合饿了么和口碑,成立一家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同时该公司目前已经收到了来自阿里、软银等投资方约3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在外界看来,这是美团点评在外卖领域最强劲的对手阻击美团打响的第一枪。
事实上,自今年4月份饿了么被收编入阿里巴巴体系,空降的阿里老将王磊已经在饿了么掀起了一场自公司成立10年以来最大的自我变革。王磊在近日阿里巴巴全球投资者大会上披露,饿了么斥资30亿元推出的“夏季战役”带动订餐数据的快速增长,例如7月份在上海的订单突破了1亿,这一数字打破行业纪录;而在过去近5个月里,饿了么完成了一系列包括由职能管理下沉为城市经理负责制、推行大中台管控模式等在内的组织、策略和考核调整。
在以重新收复50%市场份额为中短期目标下,饿了么与美团的交战或将在三四线城市激烈交火,而这个逐渐融入阿里生态的“新”对手,对于美团点评而言也或将更具有战斗力。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系的阻击还瞄准了美团点评在出行领域一环的软肋。今年9月17日,阿里系大力扶植的共享单车品牌哈罗单车宣布正式升级为哈罗出行,未来除了单车以外,还将联合首汽约车、嘀嗒出行和高德地图,承载共享助力车、共享汽车、城市服务等更多行业形态的业务。
相比之下,美团点评在今年3月进入打车市场,声势浩荡地与滴滴掀起了围剿之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政策的影响,美团打车的拓展情况并不如预期。而王文慧在美团点评的全球发售会上也表示,目前暂时不会在打车领域有新的动作。此外,美团点评更新的最新招股显示,受收购摩拜等影响,公司今年前4个月亏损同比扩大3倍,摩拜月均亏损4亿元人民币,加重美团点评盈利压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团点评这次IPO的市场认购和预期。
实际上,美团点评对新业务也在不断进行取舍。2015年美团砍掉实物电商业务,同年为猫眼电影选择了独立发展的路径。除了线上服务外,美团点评也开始各种线下布局。2017年,美团点评推出生鲜超市,将外卖业务积累的配送服务能力作为生鲜超市的重要竞争力,并陆续推出网约车等出行服务,2018年4月更是斥资27亿美元收购了共享单车企业摩拜。不过,王慧文表示,美团点评不会加大对网约车的投入,未来的投入还是要和“Food”相关。
长江证券的报告指出,美团点评未来的看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核心外卖业务能否快速实现盈利;二是新业务是否能取得优势;三是B端商家二次开发能创造多大利润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